山东大学商学院的前身溯源于1988年成立的经济学系,于2004年6月24日在原经济系与商学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学院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设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应用经济学、企业管理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企业管理、会计学三个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及会计、金融、工业工程与管理三个全日制专业硕士授权点。依托百年山大丰厚的底蕴,商学院正在稳步向前发展,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东大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均获评A-级,在国内位居前列。
学院拥有一支文理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6人(含教师岗93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37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47人。拥有全职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3人,常青藤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哲社“111”领军人才1人,兼职特聘教授2人,兼职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1人,兼职外籍客座教授7人,兼职外籍顾问教授1人,泰山学者产业工程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2人。
商学院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注重科研与学科建设,突出应用经济学与工商管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打造了东北亚经贸合作与跨境电子商务、海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两大学科平台,拥有山东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金融标准化研究中心等9个科研机构。近5年来,学院教师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FT50、ABS4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及各类省部级课题140余项。学院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为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招聘要求
1. 获得或即将获得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学位,年龄在40周岁(含)以下;
2. 能全职在山东大学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少于21个月,或兼职在商学院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少于21个月。
三、待遇支持
(一)薪酬待遇
统招博士后实行年薪制,按招收类别(卓优博士后、特别资助类、重点资助类、项目资助类)提供相应的薪酬待遇。
招收类型 |
卓优博士后支持计划 |
特别资助类 |
重点资助类 |
项目资助类 |
基本年薪 |
≥40万元 |
≥30万元 |
≥20万元 |
≥12万元 |
遴选方式 |
学校评审 |
学院评审 |
科研经费 |
3万元/年 |
1万元/年 |
租房政策 |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为符合条件的博士后提供高层次人才公寓优惠租住 |
社保公积金 |
按照在职教师同等标准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
除学校提供的薪酬部分外,学院与合作导师将提供配套支持,并可享受学院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奖励政策,科研奖励上不封顶。
应聘者中的特别优秀者可享受“特聘研究员”待遇,其中特别资助类博士后年薪可达50万元(税前,下同),科研启动经费6万元;重点资助类博士后年薪可达45万元,科研启动经费6万元。“卓优博士后”出站后根据具体情况可转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或申报“齐鲁青年学者”等校内人才体系。
(二)条件保障
优质的科研环境:领域内顶尖的学术专家指导,学术平台广阔、学术氛围浓郁、产出成果显著。
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山东大学在威海建有附属中小幼教,为博士后子女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
设施完善的博士后公寓:学校为符合条件的博士后提供公寓供优惠租住。
四、发展路径
(一)申报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人才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国家级人才项目,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国家优青、海外优青等。
(二)申报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基金项目
1.国家博新计划:两年63万元(40万元日常经费+20万元科研经费+3万元国际交流经费)+学校相关配套;
2.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两年60万元(国家40万元+学校20万元);
3.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30万元;
4.香江学者计划:36万元人民币+43.92万元港币;
5.澳门学者计划:36万元人民币+42万元澳门币;
6.中德项目:中方30万元+德方每月1500欧元;
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站中):18万元,站中社会科学15万元;
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社会科学5万元;
9.山东省博新计划:不少于30万综合年薪+充足科研经费(在站期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少于10万);
10.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一等10万,二等5万,三等3万。
注:各类资助待遇政策以最新规定为准。
(三)选拔优秀博士后进入教师或人才队伍
1.卓优博士后:期满考核达到要求者,可转聘山东大学商学院教师岗位,成功申报“齐鲁青年学者”等校内人才体系可以直升教授、博士生导师。
2.特别资助类、重点资助类和项目资助类博士后:期满考核达到要求者,可参加山东大学商学院教师岗位招聘。
五、应聘流程
(一)个人申请
有意应聘者请自行联系我院合作导师,并发送以下应聘材料至jingxiaowen@sdu.edu.cn,邮件名格式为“姓名+应聘山东大学商学院博士后”。
简历:PDF版,中英文均可,包括出生日期、本科及以上教育背景(研究生经历写明导师姓名)、工作经历、研究方向。
代表作:3篇代表作的全文PDF版,可以是已发表、评审中或写作中的论文,未发表的写明拟投稿期刊。
(二)学院面试
经资格审核、简历初筛、院内评审后,将安排通过者进行面试,由学院专家学者进行综合评价。
学校评审(卓优、特别资助类博士后)
学院将推荐面试通过人员中的优秀者申报“卓优、特别资助类博士后”,学校评审。学校评审未通过者可优先使用学院“重点资助类博士后”名额。
(三)办理入站手续
收到录用通知者应于3个月内完成入站手续的办理,所需材料包括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如为国外非英文书写的学位需加附中文翻译件)或校级学位委员会签发的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荆老师
联系电话:0631-5688289
电子信箱:jingxiaowen@sdu.edu.cn
学院官网:https://shxy.wh.sdu.edu.cn/
通讯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北衡楼513
邮政编码:264209
附: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杨林,女,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商学院院长、山东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兼任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山东大学威海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开放经济专业委员会、山东大学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等机构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现代财税理论与政策、海洋经济与管理。主持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省部级项目等30余项;在《世界经济与政治》《财政研究》《资源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quaculture、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国际国内SSCI、CSSCI以及其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获评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结项课题2次,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政府部门网站全文引用、转载。研究成果获省市级等奖项10余项。
罗润东,男,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留学基金委派英国华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富布莱特”访问学者等项目,长期从事社会科学文献计量与宏观经济问题制度比较研究。迄今为止,已结合国内与国际现实,带领团队攻坚,系统进行社科文献挖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哲社办《成果要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等期刊与媒体发表学术成果多篇。博士后招聘方向为信息管理、文献计量、学术话语权等相关问题研究。
刘文,女,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创新团队召集人,兼任中国贸促会自贸协定专家智库首席专家、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软科学研究会理事、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首席教授、山东省跨境易货贸易协会特聘专家、全国人力资源学科课程教材评价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篇成果被《新华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翻译教材、主编、参编教材4部,专著6部。多次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秀科研成果奖、山东软科学优秀科技成果奖、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科研奖励。撰写的智库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市领导批示,具有理论和政策研究与实践前沿紧密结合的研究优势。
孔海燕,女,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现任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国际处处长。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AI与可持续发展。担任SSCI Q1 区期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中国区编辑,以及“Tourism Review”等3个SSCI期刊编委,Asian Pacific Tourism Association (APTA)亚太旅游协会中国专家。迄今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项目、山东省社科项目等11项,横向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5部;发表SSCI、CSSCI等期刊收录论文80余篇。研究成果成为高被引论文,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山东省旅游创新奖三等奖等。
宁光杰,男,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合)著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10余项。担任《劳动经济评论》副主编。曾获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
刘超,男,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山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管理学院访问学者。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山东省委组织部“名师送教”师资,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理事、威海市税务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经济、知识管理,主持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
夏辉,女,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副院长,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社会职务。主要从事人工智能营销、产业融合创新、ESG、区块链、国际深海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Finance Research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中国软科学》《财贸经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改革》等SSCI JCR Q1、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主持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地厅级科研奖励9次。
吕岩威,男,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学术带头人,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带头人,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3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多次获得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第四次经济普查课题二等奖等。
李燕,女,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海洋战略与外交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碳汇分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与新兴产业发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近5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在Energy Economic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The World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Climate Change Economics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多项研究成果被相关部门采用。
韩国圣,男,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商务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旅游管理。Tourism Geographies副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在美国北亚里桑那大学访问学者、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交流学者,在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Tourism Geographies、《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旅游学刊》等发表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等项目。
马万里,男,山东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财政金融理论与政策、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绿色低碳转型。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财政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凌士显,男,山东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公司金融、公司治理、企业创新等相关问题,著有学术专著《中国保险公司董事会特征与治理绩效研究》;在《财贸经济》《保险研究》、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等中外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多项。
程子健,男,山东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全国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项目(学术类)入选学者,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投融资战略,并特别聚焦在全球复杂制度环境下中国企业上市决策及其经济后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研究项目多项。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Accounting & Fina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Literature、《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陕西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排名第一)、山东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排名第一)等多项科研奖项,同时担任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蒋鹏,男,山东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现任山东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山东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担任商学院企业管理、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MEM)专业负责人。同时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灰色系统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担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Sciences执行主编,SCI收录期刊Grey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编委,Sustainability期刊客座编辑,Sustainable Development、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知名SSCI/SCI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属性决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灰色系统理论、海洋与人口经济等。在SSCI、SCI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50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侨联课题、山东省重点研发(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社科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等各级项目近10项,主持并参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近10项,所提出的资政建议多次得到各级领导批示。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布乃鹏,男,山东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旅游与文化、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形象和竞争力等领域研究,已在SSCI、CSSCI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刊登红色文化、乡村振兴有关研究多篇,出版论著四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研究课题6项,主持和参与横向规划课题和服务地方课题30余项。
刘沛,男,山东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出站博士后。任山东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中文EI源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理事。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供应链金融、港口物流、生成式Agent建模、系统动力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合项目子任务、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在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D、Applied Energy、Energy Policy、《系统管理学报》《软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李超,男,山东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商学院院长助理、《劳动经济评论》(CSSCI集刊)编辑部副主任,兼任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专任研究员、山东大学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十余种CSSCI/SSCI/SCI期刊审稿人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等资助)、山东省自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项目、山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十余项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在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劳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CSSCI/SSCI/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中科院/JCR一区期刊论文十余篇,受邀在《经济学家茶座》《中国社会科学报》《成均中国观察》、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撰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