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以来,美国关税政策持续调整并存在诸多变数,其外溢效应已对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和跨境投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深入研判新形势下中日经贸合作的发展态势,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路径,同时为山东省深化与日本经贸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6月23-26日,山东大学商学院刘文教授和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魏建平教授联合特邀国际知名贸易问题专家、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邢予青教授在潍坊和威海举办专题学术会议,并开展企业考察调研活动。
6月24日上午,《“美国对等关税”背景下中日合作探讨》学术会议在潍坊学院举办,此次活动由潍坊RCEP研究中心、山东省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潍坊市欧美同学会联合主办,吸引60多人参会。刘文教授带领程子健副教授和学生参加,报告会由魏建平教授主持。
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邢予青作“美国的‘对等关税’与中日合作前景”主旨报告,深入分析美国“对等关税”引爆全球贸易战的发展态势、理论基础及中国采取的举措,并指出了中日合作的契机。刘文教授点评,她从特朗普退出TPP指出了当下美国政府对国际经贸规则的消极态度,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及中国反制的逻辑,提出把握中日合作契机推动多边合作的建议。参会的潍坊学院教师和企业代表围绕关税影响进出口贸易、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等问题与邢予青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


当天下午,专家团队走访调研了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和纳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潍柴动力通过“自主创新+国际并购”战略,积极调整供应链布局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纳音科技作为初创科技企业,凭借其核心技术,成功嵌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发展路径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了重要参考。此次调研挖掘出当前复杂贸易环境下现代科技产业供应链国内外协同发展的“潍坊经验”,为研究中国科技企业如何突破“低端锁定”、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提供了鲜活案例。

6月26日上午,《“美国对等关税”背景下中日合作探讨》学术会议在山东大学商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山东大学商学院、山东省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威海市欧美同学会联合主办,山东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威海市欧美同学会会长赵玉璞,山东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郝延伟出席会议。120多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刘文主持。

山东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威海市欧美同学会会长赵玉璞、山东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郝延伟分别致辞,表达对活动的期待。邢予青教授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4月2日特朗普开启的全球贸易战、对等关税的理论基础和原因,指出全球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中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强调美国贸易政策调整为中日合作创造了重要机遇,两国应共建区域供应链体系实现共赢发展。
魏建平教授对报告高度评价,指出其通过企业调研数据验证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彰显了世界经济学的实践价值,提出通过构建“临床经济学”交流机制,促进学术研究与企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现场互动热烈。博士生杨宜晨与邢予青教授就全球价值链的统计核算方法进行了讨论,联桥集团等欧美同学会会员企业代表围绕新形势中日交流合作的具体路径、日本老龄化带来的就业机会、人文交流等问题与邢予青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更有师生请邢予青教授在其所著的《中国出口之谜:解码全球价值链》现场签名。

当天下午,专家团队考察调研了威海全球打印机基地和威高集团。威海全球打印基地作为中国最大的打印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中心,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韧性;威高集团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龙头,已与日本企业在多个领域联合研发。专家团队通过考察调研,为学术研究积累了丰富案例资料。

本次潍坊威海之行,通过学术研讨和企业走访,深入了解了代表性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方面的创新实践。调研显示,领军企业示范效应显著,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能有效提升抗风险能力。中日合作潜力巨大,为深化中日经贸合作带来重要启示。此次活动促进了中日学界与业界的交流,为新形势下深化中日经贸合作提供了有益思路。
文/吴诗雨、杨静茹、李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