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2021年度研究生暑期学校“云端商问”顺利结课

时间:2021年07月30日 12:16浏览次数:


7月12日至7月28日,商学院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顺利完成了2021年山东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云端商问”的课程学习。该课程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胡怀国教授等多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商学院以及其他学院共二百余名师生报名参加,课程由商学院杨林教授和刘文教授主持。

山东大学商学院刘文教授以“RCEP框架下的中日韩产业合作”为题,深入解读了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园区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分析了RCEP货物贸易规则、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统一的经贸规则和“软性义务”可能对中日韩合作产生的影响,并就中日韩合作面临的挑战给出具体、独到的政策建议。

 

山东大学商学院王杰副教授作了题为“中韩FTA的产生及其对北亚一体化的影响”的演讲报告,介绍了包括东北亚在内的世界主要的区域一体化及其贸易水平,东北亚的政治格局、经济文化格局、政治冲突以及民间交流,最后结合实证分析了中韩FTA的产生及其对东北亚一体化的影响。山东大学商学院程子健副教授作了题为 “中韩FTA对投资的影响”学术报告,在简要介绍中韩投资现状后,从投资范围、投资促进和保护、和缔约方的争端解决等六方面深入解读中韩自贸协定中的投资章节,通过案例分别分析了中(韩)国具体承诺对韩(中)国企业赴华(韩)投资的影响后,立足当下后疫情时代背景,探究如何让中国企业“走出去”、韩国企业“引进来”。

 

日本鹿儿岛国际大学康上贤淑教授介绍了世界第一纤维企业东丽集团的碳素纤维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东丽对韩国和中国的投资状况等内容,并结合东丽集团的愿景展开对中日韩三国未来产业合作,共同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预期。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白洁副教授作了题为“ 国际经贸规则演进与CPTPP文本解读”报告,结合时代背景介绍了国际经贸规则的演进历程及如今的发展现状,在讲解了CPTPP的由来及其主要特点后,从传统领域的开放和制度开放两方面展开对CPTPP规则的全方位详细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胡怀国教授进行为期八天的《经济思想史》经典解读,清晰梳理出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现代经济学,从古代到现代、从世界到中国,通过对经济思想的发展进行阐述和解读,揭示出经济思想的发展为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和流派。

 

中国前驻韩大使邱国洪以“‘后疫情时代’中日韩合作机遇和难点及前景展望”为题,介绍了中日韩合作的历史与主要成果,提出要客观认识日、韩二国,并对后疫情时代下中日韩合作的机遇、挑战和难点进行剖析后,对中日韩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后疫情时代下伴随中日韩各自经济的逐步复苏将助推三国需求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虎涛教授作了题为“新发展格局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内在逻辑与政策供给” 的汇报,提出新发展格局战略导向的确立不仅是基于内外部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新的战略抉择,也是对数字技术重塑全球分工和贸易秩序的主动性适应,并从国际大循环已不可行和国内大循环已可行两个角度给出理论依据,从内外循环的侧重变化与产业体系变迁的角度给出现实依据,最后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给出政策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李仁贵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解读的报告”为题,详细的梳理了一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贡献,并对诺贝尔奖的类别、诺贝尔奖的评定程序以及评奖规制等相关知识进行普及。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倪红福老师以“扭曲因子、进口中间品价格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网络结构一般均衡模型事后核算方法”为题,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总技术增长”概念进行说明,并在经济增长核算和TFP分解的统一的测算新框架下介绍了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方法,最后就论文投稿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向同学们给出了建议。

至此,商学院研究生暑期学校“云端商问”圆满结课。2021年暑期学校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授课内容更加丰富,研究方法学科交叉创新融合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让同学们体验了完全不一样的暑期课堂,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夯实研究生学术基础的同时,开阔科学思维和研究视野,进一步强化了商学院研究生的科研认知与学术氛围,并深化与校外其他单位的学术交流,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与后期研究生工作的创新开展奠定了学识基础。

上一条:McKinsey麦肯锡副合伙人Calvin Wong先生受聘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行业导师

下一条:商学院举行MBA专业课程建设研讨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