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寿光市农场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探究农业机械化与农村隐性失业现象的联系,山东大学(威海)“先进绿野,护航就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5日通过电话开展线上调研,参加本次调研的团队成员有张凝慧、孙钰、李亚宁等。
7月25日下午,调研团分别对寿光市昊林家庭农场负责人李经理以及富捷家庭农场负责人孙经理进行线上访谈。根据负责人的介绍,农场中已存在机械化的应用,但其使用受限于不同产业及不同环节,需人工操作的环节仍占较大的比重。当地机械化的推广并未受到国家补贴,这可能与寿光市大都为个体农户,大规模农场缺乏有关。通过对两位负责人的访谈,团队成员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农场需要雇佣短期工,尤其是在农忙季节,且支付给雇工的工资高,花费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寿光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二是机械化水平较低,高新农业技术因成本高,农民无力购买而没有得到大规模的使用和推广。由于中国与外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短时间内机械化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农业机械化始终是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两位负责人都表示要进一步推进机械化,进而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在农业机械化与农民隐性失业的问题上,负责人都认为机械化在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农民工作,伴随老龄化程度加深,农村劳动力始终处于一个紧缺的状态,且在综合考虑下部分环节使用人工优于使用机器。此次调研加深了我们对调研课题的了解,为下一步深入调研指明了方向,具有借鉴意义。
“先进绿野,护航就业”调研团
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