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丰富调研对象,为团队最后阶段充实实践结论做准备,黔月山岚调研团成员黎有齐于8月21日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对青海省同仁市年都乎乡传习所的相关人员进行线上访谈。
从与工坊的一名学徒卓玛措的对话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大学毕业后的她回到家乡,学习石雕技艺,并将自己的作品销售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热贡艺术,销售渠道增多,同村很多外出打工的女孩都回乡学起了泥塑、唐卡、石雕等技艺,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收入也随之增加。紧接着,在同另一位工坊成员巴桑次旦的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工坊内的四十多位妇女通过学习非遗技艺,在工坊内就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收入。随后,团队成员通过访谈了解到,工坊主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不断扩大石雕加工销售规模,让石雕产业逐步成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新亮点。针对销售渠道方面,工坊采用订单方式针对性地生产,在省3A级景区会设置销售卖点,推动同旅游产业的融合。针对非遗文化研学方面,省政府会在3A级景区举办一些文化展演活动,工坊代表会去参加非遗文化的表演,同时工坊也会举办非遗传习活动,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非遗传承人会定期参加培训,同时也会组织培训员工,推动非遗文化的稳定传承。
通过本次采访,团队成员了解到青海省非遗扶贫发展模式的实践状况,并对青海省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有了一定的了解,进一步丰富了样本信息,有利于团队进行实践结论总结。
黔月山岚调研团
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