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月山岚调研团完成暑期社会实践

时间:2021年09月03日 22:09浏览次数:

商学院黔月山岚调研团于728日至91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的《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对四川、贵州、湖南、广西、青海、云南、甘肃、河北、新疆、西藏等10个省份的国家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文化旅游局非遗中心的相关人员开展半结构式访谈,并收获大量一手资料,用于探究各省“非遗+”模式的实践状况和发展路径。

实践过程中,团队于727日至81日发放“有关‘非遗+乡村振兴’模式的调查问卷”,并获得了大量数据。团队成员黎有齐、袁恺于728日至29日对被称为“中国鸟笼第一村”的卡拉村进行调研,从与村支书王玉和先生的访谈中,团队得知,村民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中参与鸟笼制作,工坊采用“村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再造,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鸟笼工艺品。此外,团队还从其他地区的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各地区“非遗+”发展模式的实践状况,并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合总结后,绘制出每个省份的“非遗+”发展模式图。

团队后期采用文献检索和定量分析方法,结合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针对非遗同乡村振兴的关系进行路径分析,服务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黔月山岚调研团

93

上一条:“资本要素扭一扭”调研团实践成果总结

下一条:黔月山岚调研团完成数据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