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晚,山东大学(威海)“黔月山岚”调研团召开线上阶段性总结会议。队长刘鑫,队员袁恺、金鑫、陈妤婕、曾献钰、黎有齐、胡蓉参与本次会议。本次会议旨在交流实地调研访谈报告、总结实践阶段性成果并进行后续工作安排。
首先,调研团成员详细叙述了各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情况。罗永顺提出平塘县牙舟陶镇中三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规模较小,对于牙周陶工艺品的销售,工坊老板并未开设网店,销售渠道较为单一。陈妤婕就贵阳市“蓝花叙事生活小馆”这一工坊进行阐述。这一工坊侧重于蜡染工艺的传承保护,但在扶贫方面只有两种简单的措施。刘鑫、袁恺与黎有齐三位成员主要讲述了都匀毛尖小镇具体情况。这一地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规模较大,并且由于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能够持续雇佣周围村民劳动并支付报酬,扶贫效果较明显。胡蓉对凯里市龙氏药业进行调研发现这一药业集诊所、工坊为一体,药业处于起步阶段并在逐渐扩大规模。曾献钰就瓮安县阿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情况与其他工坊进行了对比,这一公司宣传较为良好,与中国邮政进行合作推广其主要产品黄糕粑,并能远销海外。由于食品工艺较为简单,周围村民能较快掌握技艺,扶贫效果较好。调研团成员根据各地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各工坊间存在相似点,进而提出可将工坊进行分类的创新性建议。除此以外,本次会议对即将发布的问卷进行审核,通过细化题项设置、增添问题等方式使问卷更全面。最后,调研团总结阶段性成果并共同商讨后续工作安排,调研团将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详细询问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一新扶贫方法的落实情况,发放问卷以此推断消费者态度,并着手准备撰写结题报告。
这次阶段性总结会议一方面推动了目前工作的进展。通过各成员叙述,调研团获取了大量资料,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有了深入了解,对后续调研报告中现状阐述部分已产生基本思路。另一方面,调研团明晰了后续工作的安排,充分调动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为后续调研团提供创新策略奠定了基础。
商学院“黔月山岚”调研团
1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