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非遗扶贫小组于土城镇取得实践阶段性成果

时间:2021年02月09日 16:14浏览次数:

27日,“黔”心竭力,“贵”在有你非遗扶贫实践小队遵义市分队成员陈筱婕、陈晓莉两名队员继续走访了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继探访了土城镇部分地区后,小组成员重点访寻了继承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习水土城苕丝糖制作技艺的苕丝糖店铺。

首先,小组成员按照计划一路找到罗五苕丝糖铺面,对店铺老板进行了采访。在习水县前几年的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习水县文广新局副局长丁卫平曾给习水县被评为“遵义市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罗五苕丝糖公司授牌。采访过程中,成员陈筱婕就贵州省的非遗状况、非遗技艺苕丝糖制作技艺、“非遗+扶贫”模式几个重点问题向店铺老板进行了采访,并得出了与预期结果一致的结论。此外,小组成员发现在土城镇,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度、关注度较低,部分老人甚至不了解“非遗”的具体含义。但大多数土城镇人民和苕丝糖店铺老板一样,都认为苕丝糖这一份非遗的传承,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随后,苕丝糖店铺老板给小组成员分享了他的长辈学习苕丝糖制作技艺的故事。非遗在世代交替中传承,沿着扶贫的足迹,小镇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得到保障,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在实践过程中,成员们沿着土城扶贫路,感受小镇生活变化,探讨“非遗+扶贫”发展。最后,通过对土城镇调研结果的分析,调查小组成员初步得出结论:当地人民对“非遗+扶贫”模式的关注度较低,是新时代背景下制约非遗助力贵州扶贫为地方持续赋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小组成员认为提高“非遗+扶贫”的知名度,创新非遗产品的宣传模式、销售渠道,是当今时代背景下非遗持续为地方赋能亟需解决的问题。

遵义市非遗扶贫实践小组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为后续其他地区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展示了“非遗+扶贫”模式给土城镇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对研究非遗持续为地方赋能具有重要意义。

商学院“黔”心竭力,“贵”在有你非遗扶贫实践小队

27




上一条:“黔”心竭力,“贵”在有你非遗扶贫实践小队寻访土城苕丝糖技艺

下一条:“未来方舟”调研团关于科技助力疫情防控的调研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