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AI在教育界的应用情况,2月6日,山东大学(威海)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星启AI护苗团展开了一系列全面且深入的线上线下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涵盖了东莞市海德双语学校的多位教师、中小学教育机构负责人、AI从业者以及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调研发现,AI融入教学已在东莞的教育场景中逐步展开。海德双语学校在近1至3年内开始推进,部分教师借助AI辅助备课,输入教学主题和要求,就能快速获取教案框架、教学课件及丰富资料,大幅提升了备课效率;还有自动批改、智能测评等工具,减轻了教师工作负担,让教师能更专注于教学方法改进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然而,AI在教育应用中也面临挑战。部分教师反映存在对AI的依赖问题,担心会削弱自身思考能力;技术操作复杂、与现有教学体系融合困难,以及投入成本较高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学生方面,虽对AI接受度高,但存在过度关注技术、利用AI应付学习任务等现象。

对于教育局提出的2030年普及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的目标,各方均认为意义重大。AI从业者指出,推进AI科普教育,能让学生理解AI原理,避免陷入“信息茧房”,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伦理意识。家长们也普遍支持,希望学校能开设专门课程,教导孩子正确使用AI,保护个人信息。

此次社会实践调研聚焦教育领域的AI应用,助力学校和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增进家校社协同。这有助于充分发挥AI优势,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推动教育事业与科技深度融合。
图/文 星启AI护苗团
2025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