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艺脉相承队正式完成此队社会实践调研任务,寒假期间,队员们怀着对曲阳雕刻文化的浓厚兴趣,先后前往北京国家博物馆、曲阳石雕博物馆、曲阳县林林园林雕塑公司及羊平镇周边街道,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石雕文化调研活动。这次实践不仅让同学们领略了曲阳石雕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深刻认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月14日程飞雨参观了北京国家博物馆惠世天工展,陈列的曲阳石雕精品令人深感震撼。从汉代石刻到唐代佛像,从宋代石狮到明清建筑构件,再到现代非遗传承人别出心裁的设计,每一件作品都诉说着曲阳石雕的辉煌 展现了曲阳石雕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让他们对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初步认识。

1月23日刘兴泽和王涵走进曲阳石雕博物馆,仿佛置身于一部立体的石雕史书。馆内展品系统地展示了曲阳石雕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及脉络,从最初的简单雕刻到后来的精雕细琢,从传统的宗教题材到现代的生活场景,雕刻种类不断丰富,不仅有石雕还有铜雕、泥塑等,匠人们从更广阔的灵感出发,体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彰显着曲阳石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2月6日调研队来到林林园林雕塑公司,程飞雨在负责人杨好龙的带领下参观了石雕制作车间,了解了从选材、设计到后期保存的石雕制作全过程。负责人说:“在现代化的加工设备的帮助下,制作变得更方便,但许多关键工序仍然需要手工完成,这正是曲阳石雕的价值所在”。不远处的街道,整条街全都是石雕坊,有1000多家,曲阳石雕不仅在国内闻名,还远销国外,带动着当地经济发展。这里流传着一句话“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说起打石雕,人人有一手”几乎家家户户都与石雕产业相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琳琅满目的雕刻作品令人目不暇接,传统的神兽、佛像与现代的卡通形象相映成趣,展现出曲阳石雕在传承中创新的发展脉络。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调研成员的实践能力,更增强了文化自信,使调研同学感受到曲阳石雕的独特魅力以及蕴含在石雕当中的中华审美与精神寄托。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建言献策为曲阳石雕面临的一些发展问题提出自己见解。未来,山大学子将不断努力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保护。


文/图 艺脉相承队程飞雨
2025年2月7日